Btw, 就在我們昨晚分享說明圖片ㄧ內容的那個時刻(07/29晚間七點半),台灣的風力發電總發電量為107.2MW (out of 總裝置容量840.2MW), 光是竹南海洋風電離岸風場就貢獻了50.4MW (out of 128MW裝置容量), 也就是說,在這個當下,台灣的風力發電(陸域+離岸)的淨發電量/裝置容量比為11.235%,但是竹南海洋風電本身的數值卻是42% (50.4/128)。
很清楚的,實際資料一再重複指出,在超過決大部分風力機組的啟動風速,通常是每秒三公尺風速之後,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效能,可以明顯優於陸域風力機組,然後這樣的效能優勢隨著風速提高,會逐漸縮小,直到風力狀況好的讓無論陸域或離岸風力機組都可以滿載發電,發電效率不分軒輊。
至於 cut off 風速 (因風速過高,風機自動進入保護狀態停止發電,待風速降低到安全標準之後,再自動恢復運轉發電),我們目前的理解是離岸風力機組的抗強風能力會普遍優於陸域機組,這也表示在除了強烈颱風等級以上這樣的極端強陣風的狀態下,分散式分佈在海域各處的離岸機組都還可以有局部、間歇性發電的能力,不致於像大型集中式核、火機組那樣,只要一部大型機組故障下線,立刻讓供電系統少掉一大塊供電量。
分散式發電模式有其不可輕忽的韌性與彈性!千萬不要小看、誤判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電這種分散式發電模式的優點。
PS. 無可諱言地,夏季是台灣風力發電的度小月季節,尤其是在每年的七月、八月兩個月份的風況,實在對風力發電最為無情,但是,即便如此,風力發電機組還是默默的盡忠職守,運用所有可能的風力來進行發電。
先讓我們來觀察一下過去十天以來,台灣風力風電的即時運轉發電狀態視覺化統計圖表 (07-20 19:30PM ~ 07-30 10:30AM)。(圖二)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07/21 凌晨01:30AM開始一直到07/24 上午10:30AM 期間,因為受到煙花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風況良好,讓台灣的所有風力發電機組的運轉發電狀態都很暢旺。
即07/24晚間07:30PM開始,又受到颱風外圍環流遠離之後,從台灣西南海域所引進的旺盛西南氣流季風的影響,風力發電一直到07/26晚間07:30PM期間,也都能夠有不錯的運轉發電表現。
回復到台灣夏季常態的天氣型態之後,風力發電還是可以維持夏季正常的遠轉狀態,我們可以隱約觀察到,夏季風力發電量的底部,大約落在50MW~100MW的水平之間,這大概就是現階段,在大規模的離岸風力機組陸續加入運轉發電之前,台灣夏季風力發電的典型實際運轉常態了。
言歸正傳。
讓我們再從一張07/29晚間21:30PM,台灣每天用電量開始進入夜間離峰時段的風力發電即時運轉狀態(圖三),從這張電力運轉即時資料也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全台灣該時段總數超過300多架風力機組的總發電量43.6MW,其中光是目前唯一進入實際商轉發電的一座僅有22架前一世代離岸機組的竹南海洋風電的發電量就站了17.2MW, 光它一座小離岸風場就貢獻了40.74%的總發電量。
再讓我們再觀察一下這張今天(07/30)上午10:20AM時段的風力發電即時運轉狀態統計表(圖四),當全台灣開始要進入每天用電尖峰時段的時刻,風力發電的即時運轉狀態,在上午10出頭的時段中,台灣風力機組總共發出230.2MW的電力(總裝置容量為840.2MW),換算淨發電量/裝置容量比(%),該時段的平均發電效率為27.398%,但是光是唯一商轉發電中的竹南海洋風電22架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量就達到89MW(總裝置容量128MW),佔當時全台灣300多架風力機組的總發電量的38.662%佔比,海洋離岸風電當時段的機組平均發電效率達到69.531%,遠遠高於當時段的全部風力機組加總起來的平均發電效能27.398%。
事實上,當時段陸域風力發電機組發電效率最高的是位於台中港區的陸域風力機組,其發電效率是40.278% 。
69.531% (離岸風電) vs. 40.278%(陸域風電最佳者) vs. 27.398%(全台所有風力機組總平均),離岸風電的效益不言自喻,一目了然!(圖片五)
見微知著,我們目前還有數百架裝置容量更大,更深入風況更佳的海域、發電效能更優的新世代離岸機組今年正在施工興建或者明年開始即將投入施工。不是嗎。
離岸風電的威力,才剛要開始展現而已。
<3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陸 域 風機 統計」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即便是離岸風電發電量最不濟的那個月份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台灣陸域風機輪轉滿20年!有何貢獻?又有何爭議 ... - YouTube 的評價
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林彥甫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50淨零碳排,有夢最美?
蔡英文總統選在今天 #世界地球日宣示台灣 2050 淨零碳排(#碳中和)的目標,期許台灣能跟上國際面對極端氣候的減碳趨勢。
所謂的淨零碳排就是,人類社會中各種仰賴化石燃料製造碳排放的經濟與社會活動,包含能源、工業、服務業、運輸、住宅以及土地利用等面向,所產生的總碳排放量,必須要跟碳匯(能夠吸收溫室氣體的東西,例如海洋、森林、土壤和濕地),互相抵銷,兩者 #相加為零。
各位或許聽過或看過十年前的一部紀錄片《±2℃: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片中描敘人類活動不斷增加的碳排放,已經造成全球的平均溫度升溫,導致各種的極端氣候(例如近期台灣的乾旱缺水就是其中一個現象)。
在 2009 的哥本哈根會議(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上,各國已做出政治承諾:保持全球平均溫度較前工業化時代的升幅不超過 2℃,考慮長期目標設立為 1.5℃ 以內,以免氣候變遷更加劇烈,帶來更不可控制的氣候災害。
然而,截至去年的統計,全球的平均溫度和上個世紀相比已經超過 1℃,如果各國再不執行更有效的減碳行動,到 21 世紀末上升的溫度恐怕會超過 3℃,這也迫使國際大國紛紛將「2050淨零碳排」列為一定要達成的目標。
在台灣各種部門裡面,其中能源部門(含發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最多的,佔比超過 9 成,這也是為什麼 #能源轉型 如此重要,因為假使轉型成功的話,可以大幅降低碳排。
「等等,上面寫的我都知道,但減媒不就是要靠核能嗎?」
我相信這應該是很多人的疑問,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燃煤的火力發電是基載電力,能夠取代它的除了燃氣外,不就是核能嗎?
其實不然,因為當再生能源的佔比達到一定程度時,在尖峰用電時段的發電佔比是可以高達 5~6 成之多的。
像是第一張圖是德國在 2012 年 5月和 2020 年 5 月各種發電來源的發電量佔比圖,可以清楚得看見,在 2012 年時,主角還是基載的火力和核能,但是到了 2020 年,再生能源反而成了在尖峰時段的主要供電來源,同時,也不再是傳統的基載、中載、尖載的思維(圖二),反而是有能快速升載和降載的發電來源一起搭配(圖三)。這絕對不是核能可以做到的事情。
「台灣有發展再生能源的條件?不斷升降載,電力調度系統能穩定供電?」
要大力發展再生能源不是不可能,但確實台灣的土地面積比其他大國小很多,沒辦法到處設地面型太陽能板或陸上風機。
因此,政府除了要積極推行屋頂型太陽能外,還必須透過 #生態檢核 盡速盤點出適合設立地面型太陽能板和離岸風機的場域,而不是被動等出現衝突時才介入協調,很容易造成民眾對再生能源感到反感。
另外,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和不易預測性是再生能源要併入電網和電力調度的最大挑戰。
如果現行台電的輸配電網和調度系統不提升,即使提高再生能源的佔比也無法達成穩定供電,所以除了要提升分散式電網外,各個再生能源電廠也必須配置足夠的輔助服務裝置,使系統發電及負載得以維持平衡、確保系統穩定。
其實要做到上面的兩點已經非常不容易,其他像是透過碳費制度讓產業節能升級或使用綠電、建立讓消費者能夠自己選擇用電來源的電力調度中心等等,也都是政府必須要盡快來發展的方向。
2050淨零碳排非口號,要具體行動!
能源轉型不簡單,讓我們一起努力💪
【共同訴求】
1️⃣ 溫管法明定 2050 淨零碳排目標
2️⃣ 重啟全面運具電動化政策規劃時程
3️⃣ 制定新建近零能源建築標準,加速老舊建築翻新提高房屋節能標準
4️⃣ 制定能引導產業減碳的合理碳費
5️⃣ 再生能源選址仍應兼顧生態環境與在地經濟社會紋理
圖片出處:
圖一
The German Coal Conundrum. The status of coal power in Germany’s energy transition.
https://reurl.cc/E2leMA
圖二、圖三
再生發電未來占比達20% 「基載」能源規劃受挑戰
https://reurl.cc/5oWydn
參考資料:
大量再生能源併網的衝擊與電力調度因應策略
https://reurl.cc/Q7Axv2
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
https://reurl.cc/raGAyZ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
https://reurl.cc/e9lAej
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看清楚,看仔細囉! 台灣光是2019至2020太陽能光電的年總發電量成長量從4.014TWh成長到6.085TWh,光短短一年內新增加的超過2TWh太陽能光電綠電,按照2020年能源局最新公佈的電力排碳係數,每度電平均排放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這就等同於幫台灣額外再減少了超過10.18億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就是超過101.8萬噸的減碳量)。
2020全年度所有主要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總發電量,就等同於幫台灣減少排放了超過76.9598億公斤的碳排放量(也就是超過769.598萬噸的減碳量)。
此外,我們也不要忘記除了太陽能光電之外,台灣現階段的另一項主要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的主力,離岸風電的進展。
我們可以從能源局發布的實際統計數據中看到:
台灣風力發電2019年全年發電量 (陸域風電700MW全年運轉 vs. 離岸風電8MW10個月運轉 + 120MW第四季開始試運轉加入發電行列)
陸域風電:1,715,855MWh
離岸風電:176,377MWh(全年4MW風機2座+10月底開始新增20座6MW風機,其中7月8月因為海事工程施工因素,2座已經商轉的離岸機組也停機下線配合風場整體海上施工作業)
台灣風力發電2020年全年發電量 (陸域風電712.2MW vs. 離岸風電128MW)
陸域風電:1,768,625MWh
離岸風電:520,663MWh (128MW(4MWx2 + 6MWx20) 裝置容量第一個完整全年發電量數據)
光是一座128MW規模的中小型離岸風場完工上線的第一年,我們就看到2020年的離岸風電全年發電量,相較2019年的成績,就可以成長超過20.98%,可見離岸風電的威力。
此外,大家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太陽能光電的年度發電量數據中,最左邊的那個代表10億度電的阿拉伯數字,在過去3年當中是以2、4、6這種驚人的速度在持續增加當中,按照這樣的節奏看來,在今年2021年底,我們應給可以看到光電的年發電量推升到10 TW關卡的水平甚至更高。 不可否認的,這是相當正向、可觀的進展,這是結合全台灣各個領域以及社群的許許多多人的心血努力所創造出來的可貴成績。
今年的太陽能光電裝置容量將從目前的約5.35GW增加到8.75GW規模,在離岸風電部分,將從現在的128MW再新增840MW以上,因此,無論我們的再生能源發電的裝置容量以及實際的年發電量都勢必還會持續的大幅增加,減碳量也自然會再度明顯提升。
而且當再生能源發電增加台灣綠電供應和減少碳排放、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的同時,並不會有核廢料產生。
事實證明,當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威脅為害日益嚴重之際,再生能源發電所產出的綠電紮紮實實的發揮了減碳、減排的正面效果,是對抗暖化與氣候變遷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台灣產業提升全球競爭力,確保台灣穩居全球產業供應鏈關鍵角色地位的ㄧ大助力。
★ 統計資料原始來源:
經濟部能源局「再生能源發電量統計109年12月份月報」
https://www.re.org.tw/information/statistics_more.aspx?id=3804
台灣電力排放係數2004-2019(包括台電、民營電廠、汽電共生業發電所耗用的燃料除以總發電量)
https://escs.cdri.org.tw/?page_id=69
♡
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台灣陸域風機輪轉滿20年!有何貢獻?又有何爭議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早在2002年,艾納康(ENERCON) 就在澎湖安裝了第一台 陸域 風力發電機! 陸域風機 20年來成為台灣沿岸地區的風景,過程中碰到噪音與眩影問題,爭議不斷。 ... <看更多>
陸 域 風機 統計 在 即便是離岸風電發電量最不濟的那個月份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知道嗎?我們從台電公司官網上公布的台電公司自營的陸域風力機組的實際運轉統計 ... ... <看更多>